現在揚州玉器廠研究所從事玉雕人物、山籽雕的雕琢工作,在產品制作上能認真猜摹,勤于思考,對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能領會貫通,并較好地將學校學到的基礎知識運用在玉雕制作的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琢制的作品雕琢細膩,干凈利落,形象生動。
05年完成的黃玉山《潮音洞》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俊先生精心設計,和技師薛群經過三年時間的精雕細刻制作完成。它以佛教中的觀音菩薩為題材,表現了觀音在南海普陀山潮音洞講經說法的場面,作品采用山籽雕的構圖章法,結合中國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法,多視點、多方位、多層次地對人物及山水景物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整件作品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05年在杭州西湖博覽會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榮獲精品獎特等獎?!吨袊に嚸佬g》雜志編輯部特派記者來揚采訪,并在2006年《中國工藝美術》雜志第一期發表文章大加贊賞?!稉P州日報》、《揚州晚報》及揚州電視臺都陸續刊登報導此作品情況。作品受到同行專家的稱贊,贏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在繼承傳統雕琢技法的同時,解放思想、努力創新,吸取前人有益的技藝精華,借鑒海派玉雕的長處,雕琢技藝不斷提高。
08年4月20日在揚州舉辦的“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評選中,07年制作的白玉籽《寶釵撲蝶》再一次獲得金獎,為廠里爭了光,添了彩。本作品采用新疆和田優質白玉創作,它保留了籽料天然優美的外形和色彩,采用了圓雕、浮雕、鏤空雕的琢制手法,因材施藝,精心雕琢,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寶釵手持玉扇于池中滴翠亭上撲蝶的場景;俏色琢制的蝴蝶穿花度柳,忽起忽落。寶釵臉型圓潤豐滿,體態豐胰婀娜,氣質雍容高貴。作品布局合理,構圖精美,人物刻畫細膩,是一件很好的觀賞品和收藏品。
08年制作的白玉籽《蘭亭雅集》在第九屆杭州西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精品獎金獎。作品選用新疆白玉籽為原料,運用山籽雕的表現形式,形象逼真地描繪了文人雅士隱居山林,吟詩、作畫、賞景的形象。作品古樸渾厚,意境優美,山道、幽亭、松樹、流水,無不引人入勝,極富詩情畫意,令人向往。
?近年來譚亦軍還制作了《四美垂釣圖》、《唐人詩意圖》、《采菊圖》等優秀作品,白玉《一葦渡江》07年獲中國寶玉石協會“天工”獎優秀作品獎。2010年參加創作的白玉《吹簫引鳳》當年獲“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
譚亦軍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勇挑重擔,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在技藝上,博采眾長,精益求精,不計較個人得失,時刻把企業的發展與我們創作的每件產品結合在一起,使每塊玉石能夠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過多年的玉雕創作,對山籽雕今后的創作方向和雕刻技法總結了一定的經驗,于近期寫了一篇《淺析揚州山籽雕》的論文。由于業績突出2004年獲得揚州市“文明職工標兵”稱號,2008年先后獲得揚州市“技術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的榮譽稱號。2009年3月參加車間管理工作,帶領團隊創作的作品屢次獲得大獎。2011年被江蘇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江蘇省第四期“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今后一定用更加飽滿的熱情,以立足崗位奉獻,學習技術,勤奮工作,多出效益為宗旨,努力為玉雕事業的傳承與發展作貢獻。
白玉《荷塘悅色》2012年獲“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
白玉《吹簫引鳳》2010年獲“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
白玉《寶釵撲蝶》2008年獲“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
白玉《蘭亭雅集》2008年獲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黃玉山《潮音洞》2005年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特等獎。